拉伸断裂试样在整个平行区域发生变形,并在晶内和晶间呈现出较大的塑性变形。包括位错扩散在内的范性滑移机理决定了拉伸变形。因为本次试验的金相试样实际上为三种金属的组合(12Cr1M0V、H0Cr19Ni9、TP304H),所以单纯以一种侵蚀剂同时显示三种金属的组织是不会很理想的,需采用分类侵蚀显示的方法,由于TP304H和HOCrl9Ni9较为相近,可以选择同一种侵蚀剂。常用显示TP304H奥氏体不锈钢的侵蚀剂为FeCl—HC1水溶液,可以较好地显示碳化物析出相。但是如果碳化物消失,或在供货状态下还未析出碳化物,使用FeC1s—HC1水溶解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此时可以采用Cr03—HC1水溶液或王水溶液,王水溶液侵蚀时间短虽然蠕变损伤对试验的大部分区域造成影响,但却只发生在晶界附近,其典型延伸性能也要弱于蠕变断裂。是一种与TP304H相似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焊丝。焊缝的原始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呈树枝状分布。18—8奥氏体钢平衡态为奥氏体+铁素体+碳化物复相组织,实际的单相奥氏体是通过热处理的配合获得的。焊缝未经过高温固溶处理,所以得到铸态组织,与平衡态组织相似。由于焊接时温度较高,即相当于在高温下加热,所以会形成铁素体冲击断裂试样只在断裂表面附近呈现出较大的塑性应变,研究人员认为该损伤扩展受到制约是由于动力负载造成的;